山西怎么样,山西条件怎么样( 五 )


有人说 , 山西人才华超群 。 走遍山西城乡 , 许多山西人都可以如数家珍似的举出一大串光辉的名字:“武圣人”关公(羽) , 中国历史上惟一女皇帝武则天 , 大将军薛仁贵和“杨家将”群体 , 著名诗人王勃、王维、王之涣 , 文学大师柳宗元、关汉卿、罗贯中、史学大师司马光……可也有人说 , 山西人才匮乏 。 迄今为止 , 在数达千人以上的“两院”(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中 , 山西高校和科研机构尚无一人入选 , 是令人难堪的空白 , 山西没有一流的高等学府 , 没有饮誉国际的学术大师……
有人说 , 山西人精明 , 经商才干盖世 。 历史上山西商人雄视天下 , 笑傲江湖 , 明清两代的晋商与南边的徽商齐名 , 把生意做遍全国 , 还踏出国门 , 腰缠万贯 , 清朝的国家财政还得仰仗山西人的补贴 。 也有人说 , 山西人窝囊 , 经商才干不济 。 当代山西还没有哪一家国营或民营企业脱颖而出 , 享誉全国 , 更不用说打出国门参与世界竞争了 。 更有甚者 , 当代山西人在商海鏖战中连连呛水 。 不是吗?山西人在创名牌搏击中曾寄予厚望的“春笋”(电视机)前些年夭折了 , “海棠”(洗衣机)最近也凋谢了 , 连久负盛名、味道醇厚的“老陈醋”也显得老态龙锺 , 步履蹒跚 , 在国内外市场上不敌江南劲旅“镇江香醋” 。 再来看看历史久远、驰名中外的龟龄集、定坤丹 , 那是海外老华侨特别垂青的中药 , 曾是山西人的骄傲 , 可现在市场份额又如何呢?生产这两种产品的企业不知是抱着“沉默是金”还是抱残守缺的心理 , 在市场大潮中无动于衷 , 在媒体上噤若寒蝉 , 眼睁睁地看着鹿龟酒和百消丹步步进逼 , 吞食市场 。
山西人怎么样 山西人性格特点 “正方脸 , 棱角分明 , 鼻短而大”成了山西人的形象描述 , 他们总是质朴厚道、淳朴勤俭 , 男耕女织 , 远离奢华 , 但求温饱 , 过着恬淡生活 , 古朴得就象不事雕琢的北岳恒山 。 他们是古老先民遗风最忠实的传承者 , 是古朴的一族 。 山西人的性格始终是个矛盾的统一体 , 既豪爽大气又愚顽固执 , 既质直侠气又保守悭吝 , 既有强悍的内质 , 又常常表现得胆小软弱 , 这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大有关系 。 有人说 , 山西人大气 , 婚丧嫁娶 , 大摆宴席 , 人际交往 , 大包送礼 。 也有人说 , 山西人小气 , 穿戴“土气” , 不合时尚;饮食简单 , 不离面食 , 而且调料有限 , 吃什么多离不了醋 , 是在醋坛子里泡大的 。 有人说 , 山西人才华超群 , 历史上山西人才辈出 , 群星灿烂 。 可也有人说 , 山西人才匮乏 , 迄今为止 , 山西高校和科研机构尚无一人入选“两院”院士 。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 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下 , 逐步形成了山西人外向开拓与内敛自守这种两重性的思维定势 。 这一点在山西商人的心态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 山西人历来就有经商的天才 , 其外向开拓精神是外省人难于望其项背的 。 晋商曾经在中国和国际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 , 时称‘汇通天下’” 。 同时 , 晋商又把内务经营管理处理得井然有序 , 职责分明 , 可见他们性格中还有细致精明的一面 , 这正是山西人性格的两重性 。 晋商虽然创造过一时的辉煌 , 但其内心深处仍受地理环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叶落归根”、“衣锦还乡”的意识很强 。 尽管他们闯荡天下 , 流寓四方 , 但他们终究还是把外边当做过路的驿站 , “根”必须留在故乡 , 经营的总部仍设在平遥、太谷、祁县、榆次诸县不起眼的街道上 , 宅院则建在原籍的土地上 。 山西人那种外向开拓与内敛自守的两重性格是一把双刃剑 , 运用得当可成为当代山西人重整旗鼓、再铸辉煌的精神财富 , 运用不好则有可能幻化为逡巡徘徊、裹足不前的思想枷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