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仙子”扶贫记

听说在虞城县利民镇蔡庄村有一处玫瑰园, 7月11日, 在朋友的带领下, 采访人员慕名前往 。 当看到几百亩玫瑰花正在竞相开放, 玫瑰园里散养的土鸡四处奔跑时, 采访人员以为经营者应该是个久经沙场的生意人, 见面后才得知经营者竟然是一位瘦小的女士, 她叫朱婧源, 今年29岁, 毕业于郑州大学生物工程专业, 先后在河南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驻机场办事处工作 。 2014年初, 她回家探亲时, 看到不少父老乡亲仍然没有脱贫, 她在家人的支持下, 决定辞职回乡创业, 为乡亲们脱贫致富闯出一条路子 。
朱婧源说:“我初到老家时, 曾经想过几个帮扶的办法, 但是后来都被自己否定了, 因为长期的消息闭塞和以前盲目的投资, 使不少乡亲宁愿外出打工甚至在家闲着, 也不敢接受‘新鲜项目’ 。 因此, 我只有结合实际, 自己先干, 做给大家看 。 ”
“我喜欢玫瑰 。 ”朱婧源介绍说, 前几年, 她因工作长期熬夜、压力大, 患上了轻度抑郁症, 经医生介绍, 长期喝玫瑰花茶会帮助治疗抑郁症 。 从那以后她开始关注食用、药用玫瑰这一品种, 并通过深入了解喜欢上了它 。 经过半年的市场调查和考察, 她发现食用玫瑰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和经济效益 。 于是, 她流转土地560亩, 种植食用、药用玫瑰360亩, 养殖生态玫瑰鸡年出栏量10万只 。 2016年3月, 她成立了虞城县虞玫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
该合作社的创建是朱婧源为群众精准扶贫的一大法宝 。 蔡庄村共85户贫困户, 起初, 入社成员(农户)只有5户, 其中有2户为贫困户 。 但合作社成立的3个月内, 又有30户的贫困户自愿加入, 形成了“合作社+贫困户”的新模式 。 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玫瑰苗木, 免费进行技术管理指导, 高价回收玫瑰产品 。 此外, 合作社还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其中在收获期间劳动力人数能达到150人, 固定长期工人有30位, 其中女工工资一月为2000元左右, 男工工资为2000—3000元 。 他们不仅增加了收入, 还能照顾家庭 。
如今, 该合作社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已形成规模, 引进玫瑰10万株, 并采用多种农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 套种了荠荠菜、香菜、花生、西瓜等无公害的经济作物, 达到一年三熟, 甚至四熟的新型种植模式 。 截至目前, 合作社为科迪集团奶牛场提供了1200吨青贮、20余吨花生, 为绿环速冻食品公司提供860吨荠荠菜, 此外, 还种植了香菜300亩, 每亩产量3000—4000斤, 总收入达到100万元 。 第三年为玫瑰花的盛开期, 预计那时每亩每年总收益将达到8000元至10000元 。 现在合作社具备花蕾烘干车间4间, 制酱工作室1间, 玫瑰纯露提取设备2台, 现正在研发无添加剂的手工玫瑰皂 。 其所有的商品大多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交易, 销售市场主要为中药材市场、茶叶市场、糕点加工、美容院等 。
【“玫瑰仙子”扶贫记】有付出就有回报 。 前不久, 朱婧源荣获了“虞城县十大杰出青年”“五一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 提起今后的打算, 她胸有成竹地说:“农业要想发展壮大, 必须走产业化这条路, 我打算在县产业集聚区购买几十亩土地, 除了要把玫瑰制品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外, 还要把有志创业的青年组织起来, 抱团取暖, 合力发展, 通过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模式, 让父老乡亲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