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月季黑斑病防治方法


月季黑斑病防治方法月季黑斑病又名褐斑病 , 为世界性月季病害 。

症状:月季叶片、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 。 叶上病斑初为紫褐色至褐色小点 , 后扩展成直径1.5~13毫米的圆斑 , 黑色或深褐色 , 边缘纤毛状 , 但个别品种上边缘也可整齐光滑 。 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包围 。 在扩大镜下 , 病部可见黑色疱状的小粒体 , 病斑往往几个相连 , 病部周围叶大面积发黄 , 使得病斑成为带有绿色边缘的小岛 。 病叶容易脱落 , 但有些月季品种却不脱落 。 幼嫩枝条和花梗上产生紫色到黑色条状斑点 , 微下陷 。 病害严重发生时 , 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片全部脱落 , 仅留顶部几张新叶 。

病原:为放线孢属的真菌[Actinonema rosae (Lib.)Fr.]分生孢子盘着生于寄主角质层下 , 以后突出表皮 。 大小为108~198微米 , 分生孢子梗短 , 不明显 。 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鱼鳔状 , 大小为18~25*5~6微米 , 双细胞 , 上小下大 , 分隔处略有缢束 。 顶端如喙状 , 常偏向一侧 。

传染途径:以菌丝在病枝、病叶或病落叶上越冬 , 翌年早春 , 形成分生孢子盘 , 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危害 。 分生孢子也是初侵染来源之 。 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水滴传播危害 , 因而多雨、多雾、2多露时易于发病 。 据试验 , 叶上有滞留水分时 , 孢子6小时内即可萌芽侵入 。 萌发侵入的适宜温度为20~25℃pH值为7~8 , 潜育期10~11天 , 老叶潜育期略长 , 为13天 , 病菌可多次重复侵染 , 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 。 一般梅雨季节和台风季节发病重 , 炎夏高温干旱季节病害扩展缓慢 。 植株衰弱时容易感病 。 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关差异 , 但无免疫品种 。

防治方法: 1.随时清扫落叶 , 摘去病叶 , 以减少侵染来源 。 冬季对重病株进行重度修剪 , 清除病茎上的越冬病原 。 2.盆栽时不要放置过密 , 最好不直接放在地面 , 以免地面积水时盆土过湿 , 最好的是放在阶梯形的植台上 。 改进浇水方式和时间 , 应从盆沿浇入 , 避免喷浇 。 不在晚间浇水 , 以免叶片上有水时不能很快干燥 , 有利病菌入侵 。 3.药剂防治 。 夏季新叶刚刚展开时 , 即应开始喷药 , 一般7~10天1次 。 使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加湿性粉500~1000倍液 ,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500倍液 , 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 , 或1:1:100倍波尔多倍液 , 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 。 冬季修剪后也可喷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 , 以铲除病菌 。
(采访人员 佚名) 【【防治】月季黑斑病防治方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