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更女”越来越多?备孕女性需警惕!

什么是早更?用来形容女性提前进入围绝经期,出现的一系列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以及所谓的“阴晴不定”精神心理状态 。
随着大家对自身的关注程度提高,门诊也开始多起来自认“早更”,要求治疗的病人,每个病人临床表现并不相同,而这一切都与我们人体所有器官中第一个达到完全衰老且丧失功能的器官—卵巢有关,“早更”其实就是卵巢功能下降或衰竭的表现 。
最容易引起注意的症状:月经不调
表现各异:月经周期的提前或推后、经量的减少、或时多时少、经期的缩短或延长 。
最困扰女性的问题: 影响生育、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异常、内分泌紊乱、卵泡发育不良或不排卵 。
根据病情及程度不同,分为: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和卵巢早衰(POF) , 由于发展到卵巢早衰病情多不可逆,患者自然妊娠几率低,所以在POI阶段就应早诊断和干预 。

“早更女”越来越多?备孕女性需警惕!

文章插图
是什么原因导致卵巢功能下降,出现早更呢?
1.遗传因素
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 。
2.免疫性因素
常伴发或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发生,其中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低下最为常见 。桥本氏甲状腺炎较为多见(15%) , 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4.8%) 。还有相对少见的体液免疫-抗卵巢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卵巢炎、细胞免疫 。
3.医源性因素
恶性疾病的放化疗、盆腔手术、囊肿剥除术、子宫切除术等 。
4.环境及生活方式
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可能伴发卵巢炎导致卵巢功能异常 。
吸烟、长期服用雷公藤、阿片等,长期暴露有毒物的环境,滥用外源性激素,不合理的饮食 , 营养不良,经常熬夜、日夜颠倒的生活方式都是危险因素 。
如何来评估卵巢功能?是否“早更”?
1. 年龄是决定卵巢储备数量质量的关键因素 。
2. 月经情况,期量有没有规律的改变 。
3. 月经第2-5天的生殖激素测定,其中促卵泡激素(FSH)、促卵泡激素(FSH)与促黄体素(LH)的比值、雌二醇(E2) 是最重要的指标 。
FSH水平<10IU/L为正常 , 可能为卵巢正常反应;FSH>10~15IU/L,预示卵巢低反应;FSH>20IU/L,为卵巢早衰隐匿期,预示着1年后可能闭经 。基础FSH/LH比值升高 , 提示可能为卵巢功能减退 。若FSH/LH比值升高>2~3.6,即使基础FSH水平正常,但LH相对降低也预示卵巢储备降低,促排卵时卵巢低反应;基础E2水平升高早于基础FSH水平的升高,E2>80pg/ml , 提示卵巢反应性降低,功能下降 。
4. 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是预测卵巢储备和生育潜能最可靠的指标,不受月经周期和外源性激素的影响 。目前正常范围在2-7ng/ml 。
5. 窦卵泡个数:月经2-4天超声监测2-10mm大小卵泡个数,是反映卵巢储备的重要指标 。
如何治疗卵巢功能低下?
“早更”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的疾病,同时也是我们建议需要定期评估,长期生活方式管理的疾病 。
1.激素补充和替代治疗
包括雌激素单独使用、雌孕激素联合应用、雄激素等使用,均需要在用药前进行评估,排除禁忌证、避免一些高危因素,制定安全有效个体化的激素治疗方案 。
2.中医药治疗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 二七而天癸至 , 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肾藏精,主生殖,肾气的盛衰,关系到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状态 。发挥中药多系统、多环节的整体调节作用,以肾气亏虚,肾精不足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从肾论治,根据具体辨证,健脾疏肝、祛湿化瘀,遣方用药口服,也可以配合针灸取穴治疗 。
3.心理疏导
需要关注情绪及心理的变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调整压力 , 情绪平和 。正确的认识疾病 , 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
4.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定期体检 , 骨密度等检查,适当补钙及维生素D, 戒烟限酒 , 适量的体育锻炼 , 避免熬夜、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
5. 试管婴儿
【“早更女”越来越多?备孕女性需警惕!】 若影响生育,需药物尽量促使卵泡发育,恢复排卵 , 必要时需行IVF-ET 。

    推荐阅读